区块链,“区”是区别不同的应用场景,“块”打破积累的壁垒,“链”是连接起来。除了在金融领域中,在很多产权的转换中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打破技术的壁垒,这些技术还没有成熟,彼此应该交流,我看到国内很多技术的门派中,对这样的技术并没有那么有利。今天所有的财产,所有的信息在区块链上,可以保证我们的技术发展。我们看到像海地这样政府频繁更换的地方,全部要尝试用区块链来做。同时我看到在区块链金融应用中已经有了把它应用在区域的小银行的系统里面,这是很好的利用。
大数据,我只讲一个点,实际上大家看到大数据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跟隐私保护相理解起来。我个人的观点在金融科技的发展过程中不应该过度的强调,现状是像BAT这样的大型公司在不断采集我们的数据,我们的隐私保护法对此没有特别好的防范措施。第二,和美国发达国家的金融科技相比,我国对于隐私保护的法律不利,我们的隐私也在不断的泄露。不要过度的站在道德的高地上谈隐私,很多地方连银行都没有的地区,人们牺牲一点点隐私获得一点金融服务的权利,对于他们来讲是优先的原则。
金融科技最大的发展是让科技走向生产,使大家都能享受得起金融服务。
以前的金融科技是金融机构用技术崛起,但这轮金融科技是底层,能够让70%的中国国民,440万的美国公民,这些被金融机构遗忘的部分,通过网速的提高,开一个网端就可以借款了,老百姓也可以享受金融便利了。用最简单的方法把华尔街精英垄断的技能开放给了民众,金融科技最大的发展是让科技走向生产,使大家都能够享受得了,享受得起金融服务,这是我们做金融科技投资的一个价值导向。
金融科技投资过程中在估值方式上,金融科技也有无可比拟的东西。他非常快的用互联网思维推广到市场上,测算的标准跟传统保险公司不一样,互联网保险公司,保险中的每一笔保费,哪怕是全退,我获得的客户数也可以增加我的估值。众安保险在刚推出退货险时不挣钱,过一段时间,退货险成为他最挣钱的险种。
希望用温情的态度引导规则的制定
在美国也发生过对规则的重大冲击,以前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产权制度,所有土地的上下的权利都归属于私有产权,私有产权是得到绝对保护的。有一个案例,有一个农场的主人把这个告到了最高法院,飞机飞过我的土地上空,影响了我农场上因的鸡,它跟着飞机一起跑,撞到篱笆上撞伤了,所以要求法律对飞机进行管制。法律说基于科技的发展,如果我们禁止的话是不可以的,规则的打破是需要有尝试的。
全世界的监管部门会和被监管者处于一个历史的主体。 美国新型的监管部门,站在进行保护的角度,曾出台了大量的对于金融机构的惩戒措施。最近在研发怎么能够通过豁免函对于金融科技之前的发展进行豁免。我请他们到中国来进行交流,当规则和我们的创业者站在一个立场上,会促进我们经济的发展。
蒸汽机时代的火车,没有轨道没有规则是不可以发展的。发展到今天,在转弯的时候轨道不是平的,会有一个倾斜的角度来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技术所不脱轨的这么一种要求。所以金融科技也好,所有的科技发展也好,都会触及到规则里面不适合的部分。
我以前是做律师的是规则的绝对遵从者,我后来创业,想法也有了一些改变。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规则也会改变,这是我们在不同阶段不同的社会决策。我们希望用温情的态度来引导这个规则的制定。